• 模块(module)是一个具有名字的文件,其中包含一组函数。Erlang中的所有函数都必须定义在模块中

  • Erlang模块中BIF函数和其他函数不同,在启动Erlang时,它们会被自动引入

  • 模块中的其他所有函数都必须用 Module:Function(Arguments) 这样的形式调用

    1
    lists:seq(1, 4).
  • 编写模块时,可以定义两种东西:函数(function)和属性(attribute)

  • 属性是元数据,用来描述模块自身,如模块的名字、外部可见的函数、模块的作者等

  • 所有模块属性都采用 -Name(Attribute). 的形式

  • -module(Name). 这个属性永远是文件的第一个属性(也是第一条语句),其中 Name 是一个原子

  • 注意! -module 属性中定义的模块名必须和模块文件的名字一致。如果名字不一致,模块将无法编译

  • .erl 是标准的Erlang源文件扩展名

  • -export([Function1/Arity, Function2/Arity, ..., FunctionN/Arity]). 用来定义模块中的哪些函数可以被其他模块调用

  • Atity 是函数的元数,表示这个函数可以接收的参数个数

  • 不同元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

  • add(X, Y)add(X, Y, Z) 就是不同的函数,可以分别表示为 add/2add/3

  • 函数定义的语法遵循 Name(Args) -> Body. 这样的形式。 Name 必须是一个原子, Body 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用逗号分隔的Erlang表达式,函数以一个句点结束

  • 注意!Erlang的没有 return 关键字,函数中最后一个表达式的执行结果会被自动作为返回值

  • Erlang中只有单行注释,注释以 % 起始

  • 在Erlang社区中,概括性注释通常使用3个百分号(%%%),独立行中的注释使用2个百分号(%%),代码之后的行内注释使用单个百分号(%)

  • -import(Module, [Function1/Arity, Function2/Arity, ..., FunctionN/Arity]). 用来引入模块

  • 注意!引入模块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,所以Erlang社区强烈反对在代码中使用 -import 属性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-module(useless)
    -export([add/2, hello/0, greet_and_add_two/1])

    add(A, B) ->
    A + B.

    %% io:format/1 是标准的文本输出函数
    hello() ->
    io:format("Hello, world!~n").

    greet_and_add_two(X) ->
    hello(),
    add(X, 2).
  • Erlang代码会被编译成字节码,这样VM就能执行它了

  • 在命令行中调用Erlang编译器

    1
    erlc useless.erl
  • 如果在shell或者模块中,可以像这样编译代码

    1
    compile:file(Filename)
  • 还有一种方法,在开发代码时经常使用,就是在shell中编译: c()

  • 默认情况下,shell只会在它的启动目录和标准库中去查找文件

  • cd/1 函数专门用于Erlang shell,可以更换shell当前目录,这样寻找文件方便些

    1
    2
    cd("/path/to/where/you/saved/the-module/").
    c(useless).
  • 代码编译成功后会产生一个 .beam 文件

  • Erlang中的函数和表达式必须要有返回值

  • Erlang提供了很多编译选项,用来对一个模块的编译方式进行控制。例如常用的:

    • -debug_info

      • 调试器、代码覆盖率统计以及静态分析之类的Erlang工具都使用模块中的调试信息来完成工作。建议这个编译选项一直开启
    • -{outdir,Dir}

      • 默认情况下,Erlang编译器会将 .beam 文件放置到当前目录。可以用这个选项指定编译文件的存放路径
    • -export_all

      • 这个选项会让编译器忽略文件中已定义的 -export 模块属性,把文件中所有函数都导出。通常用在测试和开发阶段
    • -{d,Macro} 和 {d,Macro,Value}

      • 这个选项定义了一个可以在模块中使用的宏,其中Macro是个原子。这个选项在单元测试中用得最多,因为它能确保模块中的测试函数只在明确需要时才会被创建和导出。如果元祖中没有定义第三个元素, Value 会被默认设置为 true
    • shell中使用编译选项

      1
      2
      compile:file(useless, [debug_info, export_all]).
      c(useless, [debug_info, export_all]).
    • 还可以在模块内部通过模块属性来定义编译选项

      1
      -compile([debug_info, export_all]).
  • 可以使用 hipe 模块来编译成本地码,据说可以提速20%

    1
    hipe:c(Module, OptionsList).
  • 在shell中调用 c(Module, [native]). 也能编译成本地码

  • Erlang的宏和C语言的 #define 语句类似,主要用来定义简短的函数和常量

  • Erlang中的宏是通过模块属性来定义的

    1
    -define(MACRO, some_value).
  • 然后你就可以在模块的任意函数中使用宏 ?MACRO 了,这个宏在代码编译前会被替换成 some_value

  • 函数宏的定义方法类似

    1
    -define(sub(X,Y), X-Y).
  • 调用函数宏和调用其他宏一样就行了

    1
    ?sub(23, 47).
  • Erlang中有一些预定义的宏:

    • ?MODULE 会被替换成当前模块的名字,是一个原子;
    • ?FILE 会被替换成当前文件的名字,是一个字符串;
    • ?LINE 会被替换成该宏所在的代码行的行号;
  • 和C语言一样,检测某个宏是否已经在代码中定义使用属性 -ifdef(MACRO).-else-endif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-ifdef(DEBUGMODE).
    -define(DEBUG(S), io:format("dbg: " ++ S)).
    -else.
    -define(DEBUG(S), ok).
    -endif.
  • Erlang同样可以实现条件编译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-ifdef(TEST).
    my_test_function() ->
    rum_some_tests().
    -endif.
  • 编译模块时定义指定宏

    1
    c(Module, [{d, 'DEBUGMODE'}, {d, 'TEST'}]).
  • 模块属性是描述模块自身的元数据。编译一个模块时,编译器会提取出大部分模块属性并把它们保存在 module_info/0 函数中

    1
    useless:module_info().
  • 可以使用 module_info/1 函数来获取一些特定信息

    1
    useless:module_info(attributes).
  • 如果你在module中增加了 -author("An Erlang Champ"). ,那么它会出现在和 vsn 同样的区段中

  • vsn 是一个自动生成的唯一值,用来区分代码的不同版本。它通常用在代码热加载以及某些发布管理工具中

  • 可以通过在模块中增加 -vsn(VersionNumber) 属性来自行指定一个 vsn

  • 关于模块设计一定要牢记:一定要避免环形依赖。如果模块B调用了模块A,那么模块A就不应该再去调用模块B。这样的依赖关系最终会导致代码难以维护

  • 事实上,如果代码依赖于太多的模块,即使它们之间并不构成环形依赖,也会让代码变的难以维护